close
紗帽山頂見七星山


 




山外書
不必為我懸念
我在山裏……
來自海上的雲
說海的沉默太深
來自海上的風
說海的笑聲太遼闊


我是來自海上的人
山是凝固的波浪
(不再相信海的消息)
我底歸心
不再湧動




這麼優美的詩,怎能不登山呢?




陽明山的冬天總是陰著天、下著雨,小油坑瀰漫的白色硫煙鮮明地展現七星山的特色──火山。




集合地點約在茉莉漢堡是個好主意,悠閒地吃個早餐順便等人再展開今天的郊山行程,我照例還是點了雞肉泥三明治與巧克力奶昔,培根煎的咔啦咔啦脆也很好吃,不過份量有點少,下回應該再帶一份台式美國速食的天母風味,邊走邊吃。




水管路的路口在中山北路七段的盡頭,像是常見的社區健行步道。大致上是沿著磺溪的右岸山腰上行,溪谷很深。高度越往上,不久即切到硫磺色的溪谷,右側即是華崗的文化大學了。




憑著感覺地判法(我有帶地圖跟指北針)還是順利地混到紗帽山登山口,九點半不到,決定還是攻一下好了。


旗杆座
 



紗帽山有很完整的錐狀山形,是休火山久未噴發的典型,往天母北投的方向其山麓佈滿了溫泉,一直沿伸到行義路。既是火山的典型,坡度就非常地陡,大概五百公尺的距離直接爬昇250M,雖然山形獨立完整,但山頂並沒有三角點,卻是展望大屯山、小觀音山與七星山的好位置,視界的右側中山樓在七星山的山腳下宛如火柴盒一般。鄭愁予的大屯山彙組詩之一的「雨神」


水雲流過藻集的針葉林


你仰立的眼睫益覺冷峭


在兀崖上 你的髮是野生的


有看怎麼攏也攏不好的鬢


而那種款款的絲柔


耳語的回聲就能浮動得




將七星山的雲瀑用詩給形象化了。






今天天氣雖陰陰的,沒有下雨,但詩中的形象是見不到了,不過好在還有展望。




從紗帽山頂下另一端到陽金公路很快,7-11補給一下繼續走陽金公路的步道上陽管處──七星山苗圃線的登山口。陽管處的位置很開闊,是舊時造林的苗圃,從登山口回望紗帽山像是長了瘡的屁股(或蘋果),屁眼處即是一下山頂後平坦處有古墳的位置。先找到步道邊的旗杆座,就不會錯過古墳了。旗杆座很容易被視線略過,可能不是概念中的旗杆座。那種旗幟應該是古代的王命旗牌,廟裡都有遊行才會出現橫著放那種。不過我沒有考證,聊備一說姑妄聽之。



長蘚的屁股

 



七星山的山形山體比紗帽山更大一倍不止,爬升的高度與距離也多了一倍。




陽明山舊稱草山,顧名思議鮮有樹。從《大屯火山博物誌》得知,沿途的森林歷史大概就一百年,出了森林界限後,隨即可見到社子觀音山甚至板橋和北插山系。鄭愁予在《山居的日子》同樣形象化了眼前的景色:




俯拾


臺北盆地


像置於匣內的大提琴


鑲著綠玉……


裸著的觀音山


遙向大屯山強壯的臂彎


施著媚眼


向左再向南看過去


便是有著沉沉森林的


中央山脈的前襟了


基隆河谷像把聲音的鎖


陽光的金鑰匙不停的撥弄


在雲飛的地方


我也伸長我底冰斧


為那七彩的虹弓綴一根弦


而這歇著的大提琴


卻是事間最智慧的詞令者


對偶來的人,緘默——。






七星山1120M,拔尖的山勢使得山頂自有一股神靈聖之氣概,尤其是在晴日裡。不過我想大詩人也許把中央山脈的位置搞錯了,就算在晴空裡中央山脈的南湖大山也是很渺茫難辨識的。


疑似凱達格蘭遺址


 


七星山森林線外看社子島

 

 

這股油然而生的崇拜,無怪乎凱達格蘭人很自然地會崇拜七星山。而疑似的凱達格蘭遺址從而就籠罩著神秘的氣息了。




從小油坑線很快地就下到小油坑的站牌,然後坐車回陽明山公園入口再走天母古道下山。大夥的速度雖非絕快,但除了大點都沒有休息,上下一千公尺後腳還是有點累,而且還被樹倒破巢的胡蜂叮,秋季的郊山還是要小心並帶點藥比較妥當。




記20111210的行程,與nan,cher,alice,小明,孝峰和學妹。


附幾張摘星崖的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c03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