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首先恭喜妳在三月的香港抱石公開賽拿到金牌及亞錦賽拿到銅牌。
A:謝謝,亞錦賽由於賽程時間表未在事前公告,轉機及轉車的時間上沒有銜接好,而體能及狀態有受到影響,未能將最佳狀態拿出來應戰,尤其是在先鋒賽上,表現的不是很好,有點遺憾與挫折。自2006年參加高雄亞錦賽以來,也比上十幾場以上的國際賽,對亞洲區選手的實力落點大概可知,但亞錦賽卻是不如預期,即便在帳上奪得了一面獎牌,可是必須提醒自己的是,已經被其它選手超前了,沒有進步,就表示退步了,這點讓我很擔憂。

Q:香港公開賽的成績看來,上半年的狀況似乎調整得不錯?是這樣嗎?你覺得如何?
A:近一年狀況最好大約是去年(2011)10月的時候,當時候剛完成一個訓練計畫,在生心理都準備好應戰亞錦賽,但這場比賽最後被迫取消,瞬時失去了一個目標,加上去年國內很少賽事,國際賽也很少,當準備好了,又失去了一個可以上場的舞台,心理上有些受挫,鬥志與動力被消磨了,加上工作較繁忙,這中間雖然都有維持練習,但沒有一個很完整的訓練計畫。
而香港公開賽是我讓自己振奮起來的一個方法,當初是帶傷抱著去調整對於攀岩心情的心態去比賽,因為這一年缺乏新的刺激,當我感受停滯,卻又無法改變現狀時,讓我憂心忡忡,很煩躁,開始攀岩以來,我一直為自己尋找能夠刺激進步的元素,大學四年在台北,在北部各大小岩場都泡過一陣子,跑遍全台的主要攀岩場地,幾乎不缺席任何一場攀岩賽事,接下來往國外跑~

Q:想了解一下你攀岩的歷程,是否願意分享給大家?
A:很樂意與大家分享我的攀岩歷程。

Q:2005年在101岩場遇到你好像才剛接觸攀岩不久?
A:200410月第一次攀岩,200412月第一次參加比賽(大仁大專盃),去101那次應該是在大專盃後沒多久,當時候剛開始學習攀岩,喜歡攀岩,有機會就想多去了解攀岩的世界。

Q:你是台北體院畢業,是聨考生還是體保生?
A: 是指考進入北體體育健康與健康學系,當時取的成績一半是學科,一半是術科(大學術科聯合考試,考一些體能測驗),在攀岩之前我的體能狀態就還不錯,在考試當中體能表現是頂標的,這也是前幾年能夠進步很快的因素之一,因為有足夠的體能支持我不斷地去嘗試攀爬與練習。

Q:聽說妳在體院時最初是以跆拳道為專長,是什麼因素放棄跆拳選擇攀岩?
A:高三時,在一場重要比賽的前一週車禍受傷,未能在重要賽事正常發揮,最後升學時則以非體保生身分進入北體就讀,雖然仍熱愛這項運動,但考量未來發展性,而決定往學科走向發展。但在大一時,由同學引介接觸攀岩社,才知道原來有攀岩這麼獨特的運動項目存在,而從小就喜歡爬來爬去的,爬樹、爬牆壁、爬櫃子、爬窗戶,什麼都可以爬,當開始爬岩,自然就無法克制的愛上這項運動了!現在回想起來,相較於跆拳道運動,或許我的特質更適合攀岩!

Q:體院的體育專業在妳的自主訓練上有什麼樣的助益跟其他台灣的選手比較起來?
A:有一些背景知識的支持下,在擬定訓練計劃會比較有概念,當然身邊也有很多運動專業人才可以互相討論與請教,相對資源也較為豐富。除此之外,在專項訓練奠定基礎是最重要的,若沒有良好的基礎,很容易停滯不前,我很慶幸能遇到朴來慶教練,他教導我很多攀岩的觀念與技術,使我能更有效率的提升攀登能力。

Q:印象中妳曾在2007年去韓國進行了一次攀岩旅行?之後似乎有攀登能力的暴發?可否分享一下這次旅行的大概、收穫以及心得?
A:那次在韓國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清晨慢跑後,就到各地的天然岩場攀岩,沒有特別去挑戰非常難的路線,倒是爬得很多不同型態的路線,例如大約內傾35度角的大岩壁,完全不需要雙手去抓握,僅靠雙腳與身體平衡向上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個月無憂無慮、規律的生活、充分的訓練作息下,我的身高多出了1cm!太意外的收穫,或許是平常忙碌的生活型態,壓縮了的身體發展,那時候的體能狀態出奇的好。

Q:很好奇你的攀登能力是穩定的進步?還是有幾個轉捩點?

A:開始攀岩的前四年,攀登能力的進步是扶搖直上,當然中間有遇到一些瓶頸,經歷過幾次焦躁不安、心情低落甚至面對攀岩是身心疲乏的狀況,往往當我意識到這種時候,會用最快的速度調整心情,看國外比賽的影片、想想我的目標,去找出困住我的問題點、找出並正視自己的缺點,並尋找方針在問題點做增強,請教前輩或他人的意見,將所有資訊整合起來,重新為自己擬定訓練計劃。不管在任何階段,永遠都有缺點、不足夠的地方,針對這些作增強訓練,是我目前認為最有效克服瓶頸的方式。往往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都能夠找到方法,繼續往下一階段前進,一方面也多虧在運動領域的認知和資源,讓我能迅速的找到方向。
遙遠的目標,要一步一步踏實的走上來,真的不容易,非得讓自己一直持續進步的狀態,停下腳步就離目標愈遠。因此,在每一個階段我都會為自己安排一些刺激性的元素,可能是比賽、天然岩場路線、海外攀岩、重量訓練、瑜珈等等,除基本體能條件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與人切磋,才會有新的思維、新的動作產生。
目前為止,我感覺身上還有很多能量還沒用上,所謂挑戰極限就是這樣吧!至今尚未感受到甚麼是極限,總覺得自己能做的訓練還很多很多,還沒做怎能說已經到達極限,攀岩最好玩的就是不斷的突破自己,當感受到身上的這股能量,就無法放棄練習。常常自己扮演著兩面,一面喊著今天工作累了、應該休息一下,另外一面則是下班有時間了,可以去練習囉。再忙、再累都要去爬岩,相信是很多攀岩者的共通點。
二十多年的人生,歷經很多挫折與跌倒的經驗,我得到一個結論,人的韌性很強,無論遇到甚麼事情,都會有轉機的。約五年前,我曾許下一個目標,要進入世界賽的前八強,雖然五年後的今天,我還沒做到,但我仍然相信,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是可以抵達的。

Q:很多人好奇在國內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妳是如何激勵自己並持續地進步?
A: 2006年在高雄亞錦賽也是2009世界運動會暖身賽,那時候第一次見識到亞洲選手的攀爬水準,而從比賽中看見了台灣與亞洲級選手程度上的落差,也就在那時候,我確立自己要成為一位國際級的攀岩選手。記得當時有記者訪問到對2009年世界運動會準備情形如何?這是我攀岩的第二年,老實說我對世界的水準完全不知,僅知道自己還差得遠,連是否有資格參與都還是未知數,只說會盡力去爭取。但心裡又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感覺自己會追上世界的腳步…
當看的目標愈遠,自我設定的目標也愈高,雖然不是每一次比賽都穩拿冠軍,但我並不將目標放在全國比賽,往更高的地方看,每年的亞錦賽就是我檢視自己進步幅度的測驗。前幾年都在台下看著別人頒獎,手裡拿著相機拍照,心裡有份悸動告訴自己,有朝一日我也要站在那上頭。想要得到更多,就必須付出更多,雖然我迫切的且非常急躁的想要進步,可是我知道這必須一步一步來,平時的訓練是必要的,從訂下這個目標後,每週3-4次的攀爬訓練是必要的,從不間斷,即使遇到再煩悶、再忙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習,不能停下來,維持訓練是絕對重要!即使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在過程才是屬於自己美好的寶貴回憶。或許,是一種對攀岩的執著,許下承諾,就會一路往前衝。


Q:國際賽事的岩板岩點跟國內有怎樣的差距?有造成一些實際比賽上適應的問題嗎?
A:目前在亞洲區比賽是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觀看歐洲地區的比賽場地,岩場角度、高度與地形等等更具有變化性,故我想需要到處去看看才會知道其中差異。


Q:會參加六月份的全國錦標賽嗎?做了些怎樣的準備及調整的狀況?
A:會。

Q:妳今年似乎有進軍世界盃的打算,可以談談你的想法及準備的情形?
A:規劃多年終於能夠成行了!今年夏天預計到歐洲去比一系列的世界賽及到天然岩場攀岩,大約兩個月的時間在歐洲,一個月的時間在亞洲,除了比賽以外,旅途中也會到這些頂尖選手的起源地,了解他們的文化與背景,觀察當地的訓練環境及方法,希望能夠帶些新知回台灣與大家分享。
每場世界盃的比賽在網路上都有直播,過去都只到亞洲地區參與世界盃,首次到競爭激烈的歐洲地區競賽,參賽人數及整體水平都有別於過往我所參加過的賽事,是一大挑戰,感覺很興奮,無論成績如何,我都會很開心的去享受比賽。
除了攀岩的專項訓練,還包括了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及柔軟度訓練等,現在做好準備,將以最佳狀態出發。


Q:準備報名哪些賽事,可以跟關心你的粉絲預告嗎?
最近一場是6月中的亞洲沙灘運動會(中國海陽),接下來要出去一趟攀岩旅行,預定世界盃賽程有奧地利、慕尼黑、比利時、中國青海、韓國及日本站,及世界錦標賽(法國巴黎)

Q:妳未來的生涯規畫有攀岩這個項目嗎?可否談談關於攀岩的個人願景?
A:我想攀岩與我已經是密不可分,未來將會朝著推動台灣攀岩運動的方向,期盼能提升全體的攀登水平。

謝謝你接受紙上的訪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c0317 的頭像
    atc0317

    outdoor hedonism

    atc03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