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文章大概有十年了,雖然是針對台大山社而寫,現在看來仍是擲地有聲,對台灣山岳的前瞻性看法仍然不褪色。不過再與一位有溯溪的岩友(同時是台大OB)交換意見後,這篇文章寫後, 溯溪風氣除了低階玩樂型態的活動風氣已開, 中高階技術攀登領域的人口卻是萎縮甚至是產生斷層的。
溯溪目前仍是台灣山岳可以努力的方向, 這是我的看法。以下兩個是我認為不錯的網站

溯溪館
溯溪話廊http://dar999.pixnet.net/blog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作者吳俊奇同時是中譯本《登山聖經》的合譯者之一,可見功力。以下是正文...


轉載:溯溪的觀念與制度的建立
台大山社 吳俊奇

(一) 觀念

這篇文章我已經寫了大半年了, 這些大概是去年溯訓後的想法,
那時社內(也許只有幾個人)在討論溯溪制度的建立,
我是抱持著不樂觀的看法, 原因是 1.溯溪的人不多 2.溯的溪不多,
後來寫了一些東西想發表, 最後是覺得自己溯溪經驗不多而作罷,
直到現在, 雖然也還是沒溯過什麼溪, 但隨著b勘剛參加了一隊精采的溯溪
還有最近溯溪訓練營又要開始籌措, 於是就想把它完成丟出來,
文章很長, 還要請大家多多指教, 後半段談及制度的建立,
那只是一個初步的構想, 漏洞應該還有很多, 所以傾向
只把它看做一個參加隊伍的建議以及山難審核的參考.

我喜歡溯溪, 但並不排斥其他形式的登山,
溯溪只是一個未來可發展的方向罷了,
不過任何制度的建立須取決於熱衷的人數,
如果還是少數幾個在玩溯溪, 那其實也不用建立什麼制度,
就像山社一樣, 人越多越需要有制度的規範, 人越少則制度越難以貫徹,
人制的空間就會加大.
至於其他什麼菁英制或普羅制的問題, 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本文也不準備討論技術性的東西.
◎登山型態的改變
民國六、七十年代是高山百岳盛行的年代, 等到數百人都完成百岳後,
傳統百岳的路線已不再有挑戰性, 中級山的探勘遂成為各登山團體發展的主軸,
勘察的實力通常也等於社團的名氣. 然而登山團體實在太多了, 一些學生
社團更是有人力又有閒時間, 於是乎不出幾年, 所走過的探勘路線已密密麻麻
的佈滿台灣全島. 接下來呢? 不少人轉往國外發展, 體驗台灣難以體驗的冰攀、
雪攀、大岩壁攀登、高海拔攀登... 但是在台灣本島呢?
找古道、古蹟、遺址...?好像很好玩, 可是過程有點無聊, 登山學術化...?
聽起來不錯, 認認植動物, 觀察生態、地質、人文...可是說實在的,
你若沒有對某範圍有很大興趣, 你也不會有強烈的動機想去鑽研.
溯溪是一個讓登山團體有很大發展空間的領域, 台灣有獨特的地理條件,
多山多水, 溪谷深而急浚, 中游常形成峽谷深潭, 上游則有高大的瀑布,
景觀地形極富變化, 是玩溯溪者的樂園, 連日本人都溯到台灣來了.
台灣的溪何只成千上萬條, 溯都溯不完,
何況一條溪別人溯過了, 還是有再溯的價值, 好玩的程度不減, 不像一般勘察,
如果路線沒有特別漂亮, 別人去過了, 去的意願將大大降低.
台灣的溯溪技術算是由日本人引進的, 在民國七十年代跟日本組成的隊伍
完成了五岳的溯登, 之後的台北溯溪俱樂部、四季溯溪俱樂部接連完成
好幾條高山溪谷的溯登, 他們的經驗和技術一直是走在台灣溯溪界的先端.
社上很早就有完整溯溪概念的隊伍了, 在菘蘿湖時代, 那個可能還是用草鞋
溯溪的年代, 就有隊伍沿哈盆的南勢溪一直走到菘蘿湖, ..
七十七年的南湖溪溯登成功, 更是漂亮地開拓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他們以完全溯溪的心態, 應用繩隊的方式攀登百米瀑布, 完成了一條很有難度
的高山溪谷. 只可惜一直到十二年後的今天, 儘管山社也玩出幾個傑出人才,
溯溪訓練營也開辦了好幾屆, 技術溯溪仍然沒有蓬勃發展, 成就也很少能
到達當年的南湖溪溯. 歸咎原因, 我覺得有兩點:
1.玩溯溪的觀念尚未成熟 2.溯溪的制度尚未被完整的建立

以下就這兩點來加以探討

◎觀念的形成

※不要以傳統勘察的心態去面對溯溪
設計一條勘察路線, 為了要兼顧容易通行與容易定位, 通常會有2個選擇:
"走稜線"和"走溪". 因為要容易通行, 我們會有所選擇的避免掉斷稜, 或是溪谷
中的瀑布峽谷. 但在我們漸漸走向溯溪的領域時, 我們也要慢慢的摒棄傳統
勘察的觀念: 要對溪專一... 隊伍的目的就是要溯溪, 不再選擇性的避開
困難地段, 也不再望著密密麻麻的等高線而怯步, 完整的去品味一條溪.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我們的裝備不再只有傘帶, 還需要有蛙鞋、救生衣以
渡過深潭急流, 岩釘岩楔繩子吊帶以做攀登瀑布和垂降峽谷的準備,
甚至還要冰錘、馬凳、膨脹錨樁以克服不可能的地形.
我們以完全溯溪的心態去面對一條溪, 至於一個局部地形是直攻還是高繞,
則要以實際上最有效率的方式而定, 高繞也不應該離開溪谷太多, 大致
由溪谷兩側尋找攀登路線, 要有"看到溪的全貌"的企圖心.
※沒有不能溯的溪
沒有一條溪是你不可能去溯的, 看看四季、台北俱樂部他們溯的溪:
楠梓仙溪上玉山, 大安溪溯登大霸, 七家灣溪溯雪主, 山花奴奴溪溯大鬼,
你可以翻出兩萬五的地圖來看, 如果沒有那些溯登成功的紀錄, 你大概也會
搖搖頭說"不可能!", "水量太大了!", "峽谷太密了!", "瀑布太高了!"
但那些還是被完成了, 他們那些人不一定有爬岩5.12的高手, 也不一定有
游泳金牌的選手, 他們可以玩到那樣的技術, 我們也是可以啊! 是不是
我們在先天上認為那些溪是不可行的, 畫地自限, 所以在後天上就沒有
積極地學習嚐試去溯.
記得在幾年前拿一個溯溪隊去審, 審核人員很主觀的指著地圖跟我說:
"這裡不可能..."
那時只是小孩對大老, 自然連問"為什麼?"的勇氣都沒有,
只有虛心地受教於他那專業判斷地圖的本事.
現在, 我想說的是, 可以挑剔的是隊員的實力和隊伍的準備,
而不是挑剔路線的不可能, 理論上沒有地形是人類無法克服的,
連喜馬拉雅山區上千米的針塔都有人完成了,
告訴我在台灣有什麼路線是不可能的?
頂多就像小勇在針山許下的豪語...
"就算是bolt一顆一顆, 我們也要給他敲上去"

※ 看了才知道
不要在地圖上問我要怎麼通過那地形,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因為等高線圖能給的資訊實在有限, 頂多我可以跟你胡扯一些
看起來可行的路線, 但實際要怎麼做, 要看了才知道,
不行就撤退而已...
你要能相信我在臨場的判斷, 絕對比看地圖的沙盤推演精確的多,
當然你也要能相信我對於前進和撤退間拿捏的分寸(that's a critical point)
即便是撤退, 收穫應也很大. 就好像爬岩一樣, 誰說爬一條路線一定要能完攀?
沒有人是等爬到5.11的難度才去爬5.11的路線的...
很多精采的高山溪谷, 也不是都一次就被溯登成功的,
很多是靠三番兩次的隊伍接力才得以完成.
※ 路線的選擇
當我們把想玩的專注在一條溪上面時, 找起路線就有柳暗花明的感覺,
台灣的溪實在太多了, 四、五天以下就可找到很多好玩的路線,
我們只要溯溪, 管他溯的溪有沒有名字, 管他有沒有勘察的意義,
管他水量是三格還是三百格, 都可以去溯.
不想要花太多時間在砍稜線上面, 最好是溯完就可接到路回家,
甚至是那種傳統路線就在上面的, 撤退也可以舒服乾爽的走下山更棒.
※ 效率很重要
溯溪在講究安全的前提下, 效率也是很重要的, 最厲害的溯溪隊伍並不在於
能克服多難的地形, 而在於前進的效率. 效率除了影響到前進的速度外,
也會間接影響安全. 例如一次在卡社溪的峽谷中, 過完一個地形又有地形,
前面的人在架繩通過之餘, 後面有些人卻無可避免要泡水等待, 峽谷內照
不到陽光, 溪水又冰冷, 這時如果在那邊理繩理半天, 做固定點做好久,
繩結又不太會打, 後面的人很可能會受不了.
包括所選取路線的可行性, 開繩收繩不拖泥帶水, 一條架固定繩爬另一條
同時吊背包, 沒有流動的深潭就可以不開繩直接趴背包游過去.
很懷念那時去薩克亞金溪的效率, 一個深潭加六米瀑25分鐘內完成,
包括先鋒、吊背包、推jumar, 在那個同時就有兩個人去游下一個深潭了.
另外背包的大小、重量、以及打包都會影響效率, 溯溪背包應力求輕巧,
像這次華綠溪我開的菜單就被姥姥從出發唸到下山
(即使我再怎麼堅持:第一天就吃掉了...:)
※ 溯溪圖的繪製
因為等高線圖不能表達出溪谷的所有地形, 因此溯溪圖便成了溯溪的
最佳紀錄格式. 我們可以先學習看看其他溯溪團體所畫的溯溪圖,
然後試著在自己溯溪時來用符號紀錄所遇到的地形.
紀錄的地形都有一定的規定, 例如兩旁低於十米的岩壁不予紀錄,
在台灣山岳雜誌所報導的溯溪隊伍都有附上溯溪圖, 那些都是很好的參考.
溯溪圖的普及象徵著溯溪技術的提昇.
※ 溯溪是危險的
再怎麼提倡溯溪的人, 也一定不會忘了提這句話 "溯溪是危險的".
溯溪講求效率, 所以自然不可能時時刻刻皆確保, 但危機卻是一直潛伏著,
因此隊伍的結構需要嚴格的要求, 參加隊伍的資格也應比勘察要嚴謹.
溯溪的危險不只包括滑倒、墜落、或被急流沖走, 以及對於確保系統
操作失誤所造成的致命危險. 其他如溪水暴漲、落石山崩常使人措手不及,
毒蛇也常在溪谷中出沒(赤尾青竹絲常攀伏在岩縫中).
還有高山溪溪水冰冷, 又常處在太陽照不到的峽谷中,
容易有失溫的危險. 以上這些幾乎綜合了所有形式的登山風險.
(二) 制度的建立

山社任何一個領域的制度都有一個基本原則, 就是"循序漸進"
既然連勘察和高山活動隊都早已建立這原則,
危險性更高的溯溪自然也就不容怠惰忽視.
把溪谷的難度分級是有很大的困難,
對於沒溯過的溪我們很難單從等高線圖判斷難度,
不像勘察我們可以大致地斷定難度和天數或路線長度成正比,
但溯溪可就不是如此了.
溯溪可綜合地包含下面兩種困難: 1.水量大 2.瀑布多.
一條高山溪也許短短的只有不到十格水量, 只需三,四天的行程
但卻常有高密度的峽谷瀑布, 跟一條上百格水量的溪谷比起來...
需要近十天的行程...如鹿野溪,大崙溪...
我們很難比較出誰困難, 因為兩種需要的攻擊技術不盡相同(攀岩及游泳),
但這兩種都是具有相當的危險性與困難度.

初步的想法是把溪谷分成abcd四個等級, 跟勘察活動的分法一樣,
也很類似外面溯溪團體的分法, 但定義略有不同.
不像勘察或活動隊, 能客觀地以天數來分級, 溯溪的分級並不能
達到完全客觀的地步, 對於沒溯過的溪也只能靠等高線地圖來判斷,
也許實際去過後可能升級或降級. 另外分級並不是絕對的, 也可能
有所謂的的中間型, 如難度介於a和b之間. 就暫時把這些方面留給人制吧!
各級內的溪谷難度也有差異, 只不過這差異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以下各級之內所舉的例子難度大概是由前到後排列.
所舉的例子是我所去過的溪, 或是曾經研究過的溪...
還有要注意的是, 一條溪的不同區段等級可能不同, 看你要溯哪段.
下面分級的定義, 一半是參考溪谷的特徵, 另一半則是參考隊伍的準備,
例如所帶的裝備以及會用到的技術.
1.a級溪谷
基本上只要是穿上溯溪鞋的溯溪, 體驗溯溪的感覺:爬爬石頭,涉涉水...
困難地形沒有或很少, 所帶的技術裝備大概只有傘帶, 就算有瀑布也很好繞,
是一般勘察概念的溯溪, 平常週末所開的溯溪隊伍都屬此類.
ex.磺溪, 頭前溪, 番子溪, 阿玉溪, 西布喬溪, 庫志溪, 桶後北溪, 寶里苦溪,
知本溪瀑布群上方, 大濁南溪上南湖(由波浪池下)
通常這類隊伍是溯到水剩下一兩格就上切了, 另有些溪源成連串瀑布
陡上的, 有些隊伍是刻意要爬這些瀑布而完溯, 這樣裝備也不再只有傘帶,
所以就超出此級範圍.

2.b級溪谷
溯這類溪谷通常就踏入技術溯溪的範疇, 基本裝備是吊帶,繩子,頭盔
或許還有蛙鞋,救生衣, 水量大概是二三十格以上, 有一些小地形要搞,
瀑布和峽谷通常不高, 也不密集, 之前溯訓所辦的溪都屬此類.
確保大多是採人身確保, 很少用到岩楔或岩釘.
ex. 三光溪, 南勢溪(福山往哈盆那段), 扎孔溪, 三棧南溪峽谷前段 ,
來布安溪, 丹大西溪瀑布上游.

3.c級溪谷
瀑布,峽谷開始密集起來, 地形多, 一天頂多前進2km,
瀑布會搞到很煩, 需要架設固定點或支點來通過地形,
高繞常要架繩攀爬, 高繞後常需垂降峽谷, 但瀑布通常不高.
選擇路線的判斷能力很重要, 判斷錯誤輕則影響前進的速度,
重則會把隊伍帶入致命的危險.
發源於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溪, 只要溪谷中沒有超過50米落差的大瀑布
多屬此類. 根據經驗, 高山溪只要兩邊的山腰又高又陡的, 即使溪床看起來
不窄, 也很容易有密集地形出現, 幾乎一個小轉彎便有峽谷瀑布.
ex. 薩克亞金溪, 卡社溪, 華綠溪, 新武呂溪 ,雪山溪, 唯金溪
另外有一類型的溯溪也暫且列在此級內(或許不是很妥當), 就是
那種準備去爬溪源連串瀑布的溯溪, 水量通常只剩下三四格之內,
但要用到繩隊的方式. 那些瀑布通常是有坡度的, 並非完全垂直的,
如烏來的山羊洞, 就是此類型的最佳訓練地點, 還有什麼石門溪、
桃山溪、加利溪...
4.d級溪谷
溪谷中有連串的峽谷, 高落差的瀑布(但若那種兩邊植被很好,沒有峽谷很好
高繞的瀑布不在此內) 即使沒有大瀑布, 那種水量超大, 峽谷高又連綿的溪
也算在其中, 地形非常險惡, 一失誤就有致命的危險, 技術裝備幾乎要全帶.
有做人工攀登、繩隊攀登高繞的準備, 每個人對於系統的熟練度都要嚴格要求.
ex.南湖溪, 山花奴奴溪, 大崙溪, 鹿野北溪, 恰勘北溪.
像這類溪谷峽谷很明顯, 一遇到地形通常還是只能選擇溪谷路線直攻,
要找高繞橫渡路線也是很難, 可能要一直架繩, 這樣可能比在溪谷中危險.
或者是一口氣要繞掉一大斷, 像日本人挑戰大崙溪時...
(三) 分級的優點 & 班底的認定

※分級的必要性? 

1. 制度應走在審核前面

溯溪的分級是不是也要像勘察活動一樣, 去過a才能去b, 之後才能去c...?
或許有人會認為何必那麼麻煩, 反正留給審核把關就好了嘛!
但什麼事都交由人制並不是件好事, 因為審核人員的素質或觀念
都會一代一代的改變, 也許現在認為很誇張的隊伍結構, 在幾年後
會認為是可行的(當然後果也是他們承擔), 也或許會有特別一屆的
審核人員較少在溯溪, 容易做出不當的判斷.
再者, 因為之前專門的溯溪隊伍並不多, 每支隊伍總會被特別關注,
但將來若要蓬勃發展, 一套合適的制度是勢在必行的.

2. 對難度有初步的概念
還有人會提出疑問... 既然之前溯訓是b級隊伍, 那以前溯訓並沒有
要求a級的資歷呀!.. 以前沒做並不表示是對的,
因為溯訓的地點都被去過太多次了, 像南勢溪跟三棧南我都去了兩三次以上,
要我帶完全新手去我也會敢(班底夠的話), 因為地形都已經太熟悉了,
但今天若我要開一個沒去過的溪谷呢?
假設要開的是b級的溪谷, 到時候卻發現有隊員連基本的爬石頭、涉水
都有問題, 那怪誰呢? 當然不能怪那隊員, 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他事先有參加過a級溯溪並且走的不好, 那他自己也會考慮要不要
去更難的b級隊伍, 而領隊也較容易知道他的狀況.
溪谷分級的優點是讓一些沒有概念的人對於溪谷難度得到初步的概念,
如果我要開唯金溪溯關山, 並且定為c級隊伍, 那些沒聽過唯金溪而且
只溯過番子溪、阿玉溪的人自然就知道那難度差太多了,
目前還不適合去...

3.制度有鼓勵的作用
制度帶來的鼓勵面向是大於限制面向, 按部就班的帶領新手走向更深
的領域, 如果沒有分級的話, 那沒有人會知道要怎樣才能去唯金溪溯
關山這樣的隊伍, 只是一昧的被告知不能去, 缺少一個努力的方向,
不知道從何去著手. 有溯溪分級的話, 只要對溯溪有狂熱的人,
大一就可以從a玩到c, 再參加過中岩後便能儼然成為溯溪班底,
甚至可以帶隊去技術溯溪了.

4. 溯溪分級應至於勘察之上
也就是說假設去了5天的溯溪可以抵b勘, 5天以上可以抵c勘,
但是去過c勘並不一定表示能去c級溯溪(要去過b級溪谷).
還有像大濁南溪上南湖, 雖屬a級溪谷, 但不是新手都能參加的,
要滿足社上對高山c活的要求.
※班底的資格--中溯的催生
隨著溪谷等級提高, 隊伍結構也會被嚴格要求, 但怎樣才能算是班底?
去過c級溪谷就能當技術溯溪隊伍的班底嗎? 答案是不夠的,
這裡指的班底是所謂的強力班底, 也就是一個隊伍的核心人物.
系統的架設對於技術溯溪是很重要的, 怎樣架固定繩讓人爬,
怎樣敲岩釘, 放chock,friend, ...怎樣在下降後回收繩子,
甚至怎麼樣leading瀑布, 這些都和中岩所教的息息相關.
但是溯溪技術不只有這些, 還包括要怎麼觀察路線, 怎麼觀察水流,
水量大的要過溪都要有點sense(水急的溪只要到膝蓋以上就會站不穩,
那種尷尬的深度又不能游泳, 只能涉渡)
還有溯溪對於定位更要精確, 生火也不能含糊, 尤其是冰冷的高山溪
連中午吃飯都會想生堆火來烤.
以前明賢就有提出中溯(中級溯訓)的構想, 我認為這個想法很好,
中溯不一定要獨立出來辦, 也可以是跟中嚮的一個溯溪隊結合,
甚至是跟一個b勘溯溪隊結合, 大約是c級溪谷的難度.
只要是有教練和助教去, 都可以來認定.
跟中岩中嚮一樣, 中溯是要讓學員來親自操作,
他們不再屬於被帶的角色, 在教練在照應之下,
要學著當攻擊手, 親自做固定點、架繩,
要訓練什麼可以在討論. 基本的是過大水量的溪、游瀑潭的急流、
、人身確保、架固定點(用各種gear)、重裝垂降(至少15m以上).

學員的資格最好是要參加過中岩, 至少要有基本的動繩技術和觀念.
中溯結業應該具有在溪谷中操作技術的能力.
b級以上的隊伍都需要有這樣的班底, c級至少要兩個以上, 至於更困難危險
的隊伍也許要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資格.
(四) End
對我來說, 溯溪吸引我的是溪谷景觀的多變...
碧凝靛藍的深潭扣人心絃, 揮灑而下的巨瀑憾動靈魂,
高聳曲折的峽谷引人迷思.
你不會知道, 在那轉彎之內藏著怎麼樣的玄機,
在那瀑布上面又是什麼樣的洞天.
溪谷中孕育著無限的活力, 你可以很容易看到河烏快速地身影掠過水潭,
鉛色水鶇在石頭上閃耀牠的尾羽, 白鶺鴒在瀑布的岩壁上競逐著,
或是在更深的溪谷中, 山羊奔跑跳躍在峭壁之上, 水鹿清亮的啼聲由樹林傳出,
黑熊的巨掌一步一步地烙印在沙灘上(睡覺時要小心不要擋到熊的下溪路)

在遼闊的河床上烤火唱歌, 在清柔的小溪旁靜聽流水呢喃,
在陰冷的峽谷中使勁地將冰錘拋到瀑布上面的倒木,
那都是非常棒的事, 這世上就有那麼多好玩的事,
等著你來品嚐.
本文原始位址:台大PTT實業坊BBS站MountainClub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c03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