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堂
宜蘭礁溪的國高中生的暑假營隊,第二天在的活動是走聖母古道上雪山餘脈主稜線上的聖母山莊。
出發時先蘊釀了一個小遊戲,第一次休息後兩兩一組便開始了這個信任遊戲。其中一人矇眼,在不能講話與碰觸的規則下,透過連結的童軍繩傳遞訊息,矇眼者聽從訊息在山徑上緩慢而困難地前進。
大多數人會逐漸習慣這個溝通模式,少數則會遇到挫折,轉為畏縮害怕直到喪失繼續前進的意願。
喪失信賴
這種依賴與信任若轉移到登山活動中,會更赤裸地評估出登山技能與登山風險的關係──迷途或摸黑時可以依靠誰或信任誰呢?
20110620有一則新聞:
GPS指引到斷崖 10人險墜谷
【聯合報╱記者張祐齊/新北市報導】 2011.06.20 03:33 am
「怎麼會這樣?GPS明明說大桶山下山是走這條路啊!」中鼎公司、南電公司和台大外僑學生組成的十人登山隊,前天到新北市烏來忠治部落的大桶山登山,因不熟山路,使用手機的GPS衛星導航系統,竟走錯路無法下山,還被指引到已成斷崖的登山舊路,差點跌落深谷,一行人在山區折騰近六個小時,才被救出。
在GPS尚未做到人工智慧的階段,很顯然的GPS仍然得看做是導航與定位的有利工具,但得做出判斷的是人。朋友曾經在雪北山屋的經歷可以做這個論點的有利補充:
兩人從新達山屋出發走聖稜,抵達素密達山屋尚早,於是繼續往前預計在雪北山屋紮營。但未抵雪北基點時天已全黑,並起大霧。待GPS顯示已抵雪北山屋時疲憊的兩人在濃霧中竟找不到山屋,還好兩人冷靜地從來時路探照路底往前仔細尋索,終於找到了初次見面的山屋,好好休息。
隨著GPS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也發生了越來越多的不可理解的山難。終歸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山友依賴GPS做導航與定位,但事實上,判斷的依據與能力仍就得從地圖指北針的導航輔助行程資料才可獲致的。
- Jul 20 Wed 2011 01:09
依賴與信任──也看GPS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